close

吳哥窟的觀光說真的蠻商業化的,他們都幫你配好罐頭路線了,從內到外分成小圈、大圈和外圈三圈,第一次來的觀光客通常包嘟嘟車或包車一天走一個圈,跟路上或網路上司機詢價的時候只要說small tour, big tour, outside tour大家就知道彼此在講哪些景點了(圖為斑黛喀蒂)。

 

包車經濟學

顧名思義,小圈最小,大圈次之,外圈最大。強烈建議每一圈都包車。我覺得坐嘟嘟車的樂趣和異國風情只在路上只有少許嘟嘟車、空氣還清新時存在。柬埔寨已經今非昔比了,路上車輛超多,坐嘟嘟車就只有一路吸廢氣的份。我們聽從了某個部落格的建議在小圈和大圈包嘟嘟車,外圈包車,結果坐了一天嘟嘟車就受不了塵土飛楊,那時想改訂車也已經訂不到,望洋興嘆。

每台嘟嘟車上都有這張地圖標示大小圈景點,方便溝通

而且坐兩天嘟嘟車也沒省多少錢,嘟嘟車雖然單價低,但有點類似廉價航空,什麼都要跟你加錢,也不會等你吃晚餐完載你回飯店。

簡單計算一下,我們外圈包嘟嘟車18美金,小圈加看日出加回飯店吃早餐包嘟嘟車22美金(小圈15+日出4+回飯店早餐3),外圈包車55美金(外圈真的超遠),第一天巴士站去飯店嘟嘟車2美金,第二天晚餐餐廳回飯店嘟嘟車2美金,第三天晚上按摩店到晚餐餐廳嘟嘟車1美金,餐廳回飯店繞去按摩店拿忘了拿的帽子嘟嘟車3美金,有天在景點買水1美金,零零總總共104美金

包車3天的話,每天從看日出到接你吃完晚飯回飯店,你要白天跑完行程回飯店先洗個澡再出來吃飯他也等你,前一天到機場或巴士站接你去飯店,最後一天送機(巴士),每天冰鎮礦泉水,臨時起意要他載你去哪買東西、幫你跟翻譯、吃完飯載你去逛夜市等等,我們的司機說是120美金,一口價全包。

也就是說我們吃了兩天的土和廢氣,白天帶一瓶水省著喝,晚上行動斤斤計較今天晚上去哪要搭幾趟嘟嘟車,每搭一次嘟嘟車就苦口婆心講價,看司機一副死樣子問他多少錢他就笑嘻嘻說你想付多少錢,每次都要拿飯店地址問他知不知道在哪裡,雞同鴨講半天,更慘的是還被路上嘟嘟車司機騙,第一晚講好隔天包一個嘟嘟車司機一天,結果第二天他派他朋友來,第二天我們跟這個朋友講好隔天一大早接我們看日出,結果他沒出現,我們只好臨時再找一個,如此含辛茹苦、勤儉持家,總共只省了16美金,平均一人省8美金。

早知道就全程舒服坐車當大爺就好了,包車乍看貴很多,其實不然,千萬不要被數字騙了。

推薦一下我們包車的司機Mr. Hun,是個小帥哥,背包客棧上網友推薦的,服務很周到,英文好溝通,信息回很快,價錢公道,車子也保養得不錯。 

Mr. Hun 微信: dong851808 whatsapp: +855 86 851 808

 

小圈

我一開始以為小圈就是小吳哥、大圈就是大吳哥,其實大錯特錯。小吳哥(吳哥寺)、大吳哥(吳哥城,重點是巴揚寺)都屬於小圈的行程,小圈是吳哥窟最精華的部分,人潮也最擁擠,景點多達7個,我強烈覺得小圈的時間不夠用,應該分一個景點給大圈。

 

巴揚寺(Bayon)、吳哥寺(Ankor Wat)

整個吳哥窟人氣最旺的景點是巴揚寺和吳哥寺,這兩個寺的浮雕都保存得很完整,可以細細觀賞很久。巴揚寺是以前的國廟,以四面佛迷宮聞名,總共有54座,非常壯觀。

吳哥寺經典的水池倒影已經是吳哥窟這個景點的正字標記,因為唯一面西,推測是國王的陵寢,詳情不可考。

這兩個景點都非常值得看,但是人潮眾多,氣氛就像逛士林夜市一樣。

巴揚寺

吳哥寺

 

斑黛喀蒂(Banteay Kdei)

我覺得最有氣氛、也最適合照相的是斑黛喀蒂,整間寺廟保存非常完好(日本負責修葺的),格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,班黛喀蒂是以前國王皇后洗完澡休息的地方,在皇家浴池旁邊,可能因為這個寺廟沒什麼特色,遊客極少,非常清幽。

 

茶膠寺(Ta Keo)

茶膠寺(蔣勳翻譯: 塔高寺)在看來看去都差不多的吳哥窟寺廟中獨樹一格,非常特別。它是一座未完成的寺廟,結構已經疊好,但浮雕還沒有雕上去,少了華麗的浮雕搶戲,反而更可以看出吳哥窟寺廟的結構之美。

 

塔普倫寺(Ta Prohm)

塔普倫寺是小圈另一個熱點,以樹根纏繞著寺廟生長以及古墓奇兵拍攝場景聞名,遊客非常多,前仆後繼,讓人覺得逛得像逃難的一個寺廟。

 

空中宮殿 (Phimeanakas)

空中宮殿最有故事性,它是以前的皇家寺廟,在皇宮遺跡裡面(皇宮已消失),形狀有點類似馬雅金字塔,據說國王每天晚上都要獨自進去塔裡跟蛇精女王交媾,如果一天不去,國家就會滅亡(國王好累)。

 

周薩神廟(Chau Say Tevoda)

小圈最後一個還沒介紹的景點是周薩神廟,完全沒有特色、也沒有故事、看完沒有留下任何印象的一座廟,對面還有一間一模一樣的廟,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負責維護。

 

大圈

大圈的景點名氣較小,人也較少,有六個景點。我們第一天先去了大圈,很快走完一天行程,誤以為第二天的小圈時間也這麼鬆,就慢慢看,結果就看不完了。

 

涅槃寺(Neak Pean)

大圈最特別的是涅槃寺(又名: 龍蟠寺),它跟其他寺不一樣,是一個池塘來的,據說是以前的醫院,池子四個方向有象、馬、獅、人頭像,是分科的概念,不同方向的池醫不同的病。

 

巴肯寺(Phnoom Bakheng)

巴肯寺落日是大圈的結尾,巴肯寺在巴肯山上,真臘王國崇拜山,但舊都羅洛斯沒有山,耶輸跋摩一世為了山把都城遷來巴肯山旁邊的吳哥城。我覺得吳哥窟的日落被過度包裝,一大堆遊客把巴肯山擠爆,日落前一小時我就到了,但巴肯寺裡已經擠滿更早到的遊客,人數超載,只好在寺外的平台看,平台也萬頭鑽動,一大堆人敲碗等著看日出,其實是很平凡的景色,我覺得厲害的日落,要不就是落在水面,要不就是落在雲上,吳哥窟兩者都沒有,就是日落在一片叢林之中。

等日出的時候,聽到旁邊中國遊客說了一句值得玩味的話。

去過埃及之後,吳哥窟就沒什麼了,去過印度之後,埃及就沒什麼了。

 

變身塔(Pre Rup),東梅蓬寺(East Mebon)

變身塔和東梅蓬寺是我在吳哥窟看到的第一個和第二個廟,最初總是最美,其實這兩個廟長的差不多,變身塔是從前的貴族火葬場,希望貴族可以火化變身成佛,因此取名變身塔。是看日落景點,據說人比巴肯寺少。 東梅蓬寺長的很像變身塔,多了一些大象石像。

變身塔

東梅蓬寺

 

將軍廟(Ta Som)、寶劍寺(Preah Khan)

將軍廟跟寶劍寺(又名聖劍寺)是大圈中腹地比較大的景點,沒看過小圈之前覺得蠻好看。

將軍寺既有微笑佛像,也有大樹纏繞的寺廟,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。

相對於塔普倫寺是闍耶跋摩七世為母親蓋的寺廟,寶劍寺是他為父親蓋的寺廟。

將軍廟

寶劍寺

 

外圈

外圈的景點滿分散的,點對點開車都要一個小時,主要只有三個點,各具特色。跟吳哥窟純粹為觀光客而生比起來,外圈比較有當地人生活的風景和富饒的田園風光。

 

女王宮(Banteay Srei)

女王宮(蔣勳翻譯: 斑蒂絲蕾)在吳哥窟眾多的廟裡非常特別,它是粉紅色的,而且特別小,令人印象深刻,據說它是唯一是大臣而不是國王蓋的廟。女王宮的附近有很多小亭子,可以坐一會欣賞田園風光,女王宮附近是一大片富饒的田野,跟吳哥窟附近貧脊的樣子形成很大對比,好像來到另一個國度,連柬埔寨處處看到瘦骨嶙峋的白牛,在女王宮附近也變得豐腴了。

 

崩密列(Beng Mealea)

崩密列以樹根纏繞和坍塌的寺廟而聞名,遊客爆棚,一路簇擁著前進,到處可以聽到中文導覽。崩密列有一個特別之處是它跟吳哥寺的格局是相同的。

 

羅洛斯遺址(Roluos)

羅洛斯遺址是真臘王國的舊都,建築形式比較早期,用的材料也不同,以紅磚為主。羅洛斯遺址又分為巴孔寺(Prasat Bakong)、聖牛寺(Preah Ko,蔣勳翻譯: 普力科寺)、羅雷寺(Lolei)。

巴孔寺最大最完整,是羅洛斯時代的國寺,遊客不多,逛起來氣氛很好。羅雷寺最小,我們去的時候在整修,旁邊有間學校,有當地人的生活感。

巴孔寺

聖牛寺

 

古蹟維修世界盃

吳哥窟的狀態還在不斷改變,很多古蹟還在不斷修復中,或是在崩塌的遺跡加上比較好走的木棧道,或是在很陡的石階加上比較好走的木階,像我朋友幾年前來時,崩密列是一片廢墟,要手腳並用在廢墟上爬上爬下,這次我們來,廢墟上已經搭好了一條木棧道,遊客就從廢墟上面走過,變得散步一樣容易。

或是有時候古蹟會輪流開放,像是巴揚寺的佛面塔在整修的時候,旁邊的空中宮殿就開放遊客爬上去,等到佛面塔開放了,空中宮殿就關閉樓梯,只能在下面欣賞,所以每次來可能看到的東西都不同。

吳哥窟的修復和維護是各國幫忙的,各國的風格不太一樣,非常有趣。日本負責的是最有名的巴揚寺,有很多面微笑高棉的佛臉,和精細的浮雕,難度比較高,日本比較低調,只有現在看到工人的制服上有個J開頭的基金會,巴揚寺維護的井井有條,非常壯觀。

中國和印度比較高調,會在負責的寺廟門口插一面很大的公布欄,寫一段歌功頌德的文章,再畫面國旗,中國負責的是塔高寺,這是一座未完成的寺廟,只有結構,浮雕還沒雕上去,只要繼續保持未完成的樣子,連木梯也只架了最低層,感覺維護得很輕鬆。印度負責的是塔普倫寺,以被樹根纏繞而聞名,印度的作法也是尊重自然,無為而治,保留原本荒廢的樣子。

至於德國,好像是專門維護飛天仙女浮雕和清除地雷的,德國也會畫國旗,通常是在很高的地方架一個海報,或是把國旗變灰階,不那麼容易看到,相對低調。

巴孔寺 - 德國的飛天仙女維護計畫,找到國旗了嗎

 

後記

吳哥窟建於9世紀,遺棄於15世紀,曾經是真臘王國強大國力的展現,後來因為泰國人入侵、戰亂的屍體來不及處理,引起大瘟疫,加上水土保持不佳,遇到乾旱,無法產出足夠糧食,又因為距離泰國太近,於是王室遷都金邊,吳哥窟就被遺棄和遺忘,竟然沒有留下任何紀錄。

將軍廟

元朝在真臘王國強盛時曾派出使者周達觀去long stay一年,他寫了一本真臘風土記,就成了吳哥窟唯一的書面紀錄。現在在吳哥窟聽到的導遊講說、各國出版旅遊書,都是根據周達觀的書的內容,以及根據吳哥窟的浮雕圍繞的主題 - 印度神話故事吹水而成。詳情可以參考蔣勳的書 - 吳哥之美或wikipedia。

吳哥窟最常見的印度神話題材 - 乳海翻騰

因為這段歷史的緣故,很多人說看了吳哥窟會體悟到繁華如夢、生如螻蟻。很可惜我來的時候是中國新年假期,遊客太多,一點氣氛也沒有,完全無法產生什麼詩意的體悟。

朋友曾經說亞洲可以跟京都相比的地方就是吳哥窟,我的體驗是覺得還差很遠。京都的佛像很細緻很莊嚴,幾百年至今都香火不斷,不停被供奉著,彷彿可以感受到信仰的力量。柬埔寨的歷史比較坎坷,吳哥窟的佛像大都被偷走,留下來的不是面目模糊不清,就是後來新裝上去的路邊工廠大量生產的複製品,而且吳哥窟跟當地人的信仰和生活已經脫節,只與觀光客連結,少了一點人味。

延伸閱讀: 追求混亂的吳哥行 - (上) 飯店餐廳篇

 

建築黑白講篇

年代最早的聖牛寺,當時的建材是紅磚,容易風化

聖牛寺的雕像 - 先雕在石頭,再黏到紅磚上

同樣年代最早的巴孔寺,是第一個使用砂岩方磚的寺廟,因為是國寺,建材使用最新技術

巴孔寺的仙女浮雕 - 雕在砂岩方磚上

只有主殿是砂岩,巴孔寺旁的塔樓仍然是使用紅磚

變身塔是第二代 - 砂岩紅磚並用,還是風化比較嚴重

東梅蓬寺也是第二代

女王宮是第三代,砂岩技術已經百年,雕刻非常純熟細緻,女王宮使用玫瑰色砂岩

吳哥寺是第四代,浮雕已經精緻成這樣

巴揚寺是第五代,雕得更淺

巴揚寺的浮雕,此時國王已經改信佛教,四處蓋自己臉的佛像(微笑高棉),父廟寶劍寺、母廟塔普倫、將軍廟、斑黛喀蒂都是這個時期

第五代 - 斑黛喀蒂的仙女浮雕

第五代 - 將軍寺的仙女浮雕

第五代 - 寶劍寺的浮雕

第五代 - 寶劍寺的浮雕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stiche 的頭像
    pastiche

    Life in technicolor

    pastich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